从认识到共识,小鹏的方法论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长期以来,小鹏汽车的发展逻辑/路径是比较浑沌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就如同物理学和哲学中的“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的问题类似,答案本身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以及其展现的逻辑性、合理性、和辩证性,并且能够让纷繁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澈、易懂。
这也是,人们对一件事物从关注、到认识、再到认同的思辨过程和结果的体现。
所以,在没有搞清楚小鹏的发展逻辑/路径之前,市场上那些关于小鹏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接连出现,大概率只会令关注它的人们产生更多的逻辑困扰,从而更容易演变为市场的羊群效应。
相比于:
特斯拉,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先发优势,最初从富人的“玩具和工具”逐步下探至大众消费市场,对应的愿景之一是成为年产2000万辆的跨国汽车集团;
蔚来,打造豪华、高端、服务、换电等品牌标签,尽管资产很重,但其品牌的目标用户清晰,未来也能够根据自身商业需要来逐步下探市场,从而扩大规模增量;
理想,产品定位“移动的家”和“可油可电”的中产家庭需要,未来依然能够将其“大满配”的产品特点平移至其纯电车型,并且品牌也能够实现向下延伸至更广的消费市场;
比亚迪和埃安,聚焦主流紧凑级市场,依靠电动化的优势夯实了其业务基本盘,未来能够通过品牌矩阵的方式向上推进高端化业务。
虽然,上述的部分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困难,也很可能导致其最终不能达成其理想的目标。但从逻辑/路径、以及过往取得的成果上看,他们都具备事物发展的可行性和想象空间。
换言之,顺畅的发展逻辑/路径是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与市场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共识、信任和纽带。
小鹏,能够提炼的核心标签就是“智能科技”,那么其品牌使命就是要践行科技普惠,这也是其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但,如何能够将这一标签与产品策略、市场战略有效连接/锚定,并进一步展现未来继续推进/扩充市场的逻辑和空间?
在今年8月份之前,这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通过2023H1的财报会议,小鹏释放了一些关于未来发展逻辑/路径、战略目标的信息点,例如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未来智能驾驶的SaaS收入模式、2023Q4实现2万辆的月销量和毛利率转正、2025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等。
进而在8月底,小鹏公布了与滴滴的战略合作内容,双方将利用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一同推广A级智能电动汽车的规模化落地。为此,小鹏将以全新品牌(目前代号MONA)进入这一领域,而滴滴将面向MONA开放其生态平台并协同销售。
从而,一套属于小鹏的逻辑/路径逐渐清晰。
一是要放弃品牌溢价的幻想,主打低毛利的产品定价策略;二是将于2024年下半年把自身产品的主力价格段下探至主流的A级车领域,实现规模化的市场战略;三是将围绕核心的“智能科技”做文章,重点聚焦在to C(或B to C)的“智能驾驶+SaaS”高毛利业务模式上。
无疑,这是小鹏的明牌和底牌,大幅简化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认识问题,也大致捋顺了其产品策略和市场战略的逻辑问题。
当然,基于目前的行业发展态势,如何令市场从重新认识小鹏,到进一步的认同小鹏,并取得大众共识,恐怕市场还有非常多的疑虑。
例如,新能源车的电动化属性愈发同质化、价格竞争愈演愈烈、智能化属性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小鹏“智能驾驶”的质地究竟如何等。
这篇文章将围绕上述关于小鹏的逻辑和认识问题,来聚焦近期小鹏一系列与市场重新建立有效沟通的动作和方法论。
01—小鹏立下“军令状”
此次的半年报是非常难看的,顺势地,小鹏在财报会议上也给出了下一季度财务数据的悲观指引。
之所以如此,一是公司经营的客观现实短期难以改变,二是小鹏需要将市场的短期矛盾转移至更长时间维度,从而稳定目前的士气,但这一代价就是不得不向市场立下“军令状”。
根据近期小鹏透露的信息和此前的愿景目标(仍然维持不变),我们能够大致描绘一个关于小鹏未来发展的规划时间轴和目标节点,如下图所示。
产销目标是根据2023Q4的2万月销量和2027年目标销售120万辆的线性计算结果,意味着从2024年开始这个数字将以50%的增速发展,这一增速基本与特斯拉“2000万辆愿景”的年均增速目标一致。
可见,这个“饼”画得不可谓不大。
其背后的支撑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从小鹏诚意之作G6车型的产品表现和市场反馈来看,其有潜力帮助小鹏于年底站稳月销2万辆的短期销量目标;
二是大众7亿美元注资小鹏,等于给小鹏的技术做了国际性背书;
三是其在财报会议上宣布,将在2024年下半年向市场推出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从而实现规模化,并且自述了可行性展望。
02—市场分歧与质疑
显然,市场对此并没有照单全收。 从小鹏8月份的股价走势来看,市场的普遍共识还是来自于大众给予的1000亿元估值,但对另外两点则是不知可否的态度。
首先,市场的一大分歧点仍然聚焦在小鹏的短期目标上,也就是其能否先顺利达成2023Q4的2万月销量以及毛利率转正的目标。
这背后的分歧来自于如下几点原因,一是小鹏自身的供应链问题,使G6的交付时间被大幅拉长;
二是近一两个月行业竞争态势明显加剧,无论是在产品力和价格维度,主销车型G6原来的优势(性价比)被逐步削弱;
三是8月份特斯拉的一系列动作将对未来小鹏的销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例如降价、改款model 3上市、开始招募FSD中国运营团队等。
这些信息都会对小鹏四季度2万月销的产品结构(大概1万多辆G6 + 5~7千辆P7i + 3~4千辆G9/P5)构成负面影响,这很可能意味着小鹏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降价举措,继续压缩毛利率以换取市场销量。
那么,今年四季度能否顺利完成毛利率转正,也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在这一竞争态势下,继续再来看小鹏的中期目标,即通过15万级全自动驾驶汽车帮助小鹏2025年实现54万年销量和盈亏平衡。
如果小鹏通过降价的方式实现了2023Q4的目标,意味着在15万级别车领域,小鹏对应车型的毛利率只会比20万元以上的车型更低。理论上,这会进一步推高盈亏平衡的年销量规模,即小鹏2025年需要超54万辆的销量规模来实现盈亏平衡。
但,作为一个补充手段,小鹏未来也能够通过“智能驾驶+SaaS”的高毛利业务来提升整体车型的毛利率。
这里直接参照目前特斯拉FSD在北美市场的22%渗透率,以及两种SaaS收费模式:一次性买断和按月订阅。
前者以国内华为ADS 2.0和百度Apollo(搭载在新款岚图FREE上)分别的1.8万元和1万元买断价格为参考;后者以每月500元订阅价格来计算。我们可以大致推算未来两年小鹏“智能驾驶+SaaS”的收入情况,如下图:
如果按照2024年小鹏ASP 20万元和2025年18万元计算,其SaaS收入占比汽车业务收入基本在0.75%~2.5%之间。
可见,这一数据对毛利率的提升也比较有限,所以SaaS的收入贡献能否使小鹏回到既定的中期目标(2025年54万年销量的盈亏点)难以确定。
而如果要“确保”既定时间点扭亏,小鹏也只能够通过简配的方式来保证15万级别车型的毛利率,例如在智能驾驶的硬件、车载芯片、车身电压平台、电池等方面降本。
但这会带来该车型规模化的难题,一是车型的性价比和竞争力会被拉低,二来智能化简配后是否会影响“智能驾驶”功能的完成度。对此,小鹏透露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XNGP的BOM成本下降50%,但这也需要实际市场的检验。
因此,目前的市场也难以对其未来15万级别全自动驾驶车型的真实绩效做出合理评估。
至于,小鹏未来还将具备“智能科技toB”的业务收入,以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内容来看,这部分收入的绩效大概率将锚定2026年推出的两款合作车型的销量情况,意味着这一收入将出现在2026年之后,已经属于中长期的预期范畴。
可见,如果在起始目标上就存在较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进而在逻辑上,也就没有要继续关注其中长期目标的必要性。
那么,关于小鹏的崛起或崩溃,就还是变成了短期的这一个问题。
一旦这一目标失败,可能意味着大众给予的1000亿元的估值底将被击破,而小鹏与市场的沟通将再度陷入困境,其在舆论上再难有迂回的余地,这也是“军令状”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
03—小鹏的方法论
其实,小鹏2023Q4的目标可以拆分为两个具体的指标,一是月销量站稳两万辆,二是毛利率转正,意味着只有在两个指标均未达成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失败。
但,只要能够达成其中的一个目标,也就表明小鹏仍然具备达成规划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客观来看,只要小鹏随着市场竞争节奏采取适应的降价举措,年底达成两万月销量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所以,对小鹏而言,短期目标问题可能并不十分棘手。
相较而言更重要的是,小鹏需要削弱市场对其短期目标的敏感度,将问题的主要矛盾引导至中长期维度,这就需要小鹏进一步具化和打开其中期目标的可行性和想象空间。
无疑,小鹏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的信息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和效果,也是针对上述市场分歧的一个回应,其披露的部分消息内容如下:
小鹏将以扩股的方式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涉及滴滴在开发中的A级车型;
滴滴最终可能获得扩股后3.25%~5%的小鹏股权;
收购步骤前后分为4个交割阶段,后3个交割阶段以类似期权的方式展开,滴滴需满足一定条件后方可行权;
其中有2个阶段涉及类似的业绩目标,在12/13个月内,滴滴需交付10万辆~18万辆的对应车型;
在交付标准中,25%的交付量需要面向C端普通客户,其余的交付量则进入网约车体系内。
显然,这意味着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小鹏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车型(即MONA)将开始大规模进入滴滴生态体系,这样即能够在销量上有一定的基础保证,同时滴滴平台提供的特殊渠道也能够对交付车辆的毛利率提供支撑,从而帮助小鹏提升其中期目标(2025年54万辆规模以及盈亏平衡)的可行性和想象空间。
除此之外,滴滴的加入能够为小鹏在情绪面上提供另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类似于大众入股小鹏产生的市场导向效果。
由此,通过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小鹏实际上已经将问题的短期矛盾转移至更长期的维度上。这样,小鹏即保留了现阶段在舆论上的话语权,也为自己未来发展博得了更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04—小鹏唯一的核心资产
之所以,小鹏需要用一个“拖”字诀,一来是其客观上不得不这么做,要不将马上面临价值毁灭;二来还是基于其长期经营下来的“智能驾驶”品牌心智,这作为小鹏的底牌,同时也是其唯一的核心资产。
在此之前,车企“智能驾驶”的能力是一个期货,行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来度量车企真实的智驾水平。但随着城市NOA的加速推进,这一期货即将进入集体验货期,其结果将深刻影响下一阶段新能源车的行业格局。
因此,这一段“智能驾驶”最后的冲刺期就尤为关键。
这也是小鹏“军令状”和方法论的最终目的——ALL IN 智能驾驶,这是其彻底实现翻盘的唯一筹码。
无疑,在国内新能源车企阵营中,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无论是起步时间、自研体系、研发投入等维度都构成了其相对优势。
不过,小鹏的这一先发优势是否已经转化为行业里的比较优势?亦或是从一种相对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这当然不会有答案。
但客观上,影响“智能驾驶”水平高低的一大变量来自于数据量,小鹏过去的累计交付量仅30万辆级别,如果仅从这一维度上看,包括理想和蔚来在内的车企的数据量以及增长趋势都要优于小鹏。
长期来看,这将削弱小鹏“智能驾驶”的现有优势,同时触及小鹏的生存底线,一旦失去这一核心竞争力,那么小鹏将彻底告别牌桌。
所以,滴滴的入局是小鹏基于底线思维的连横策略,不仅弥补了小鹏数据规模的弱势,同时还丰富了其数据的整体质量。
相比于路线相对固定的乘用车,运营车的数据维度更加庞大,涉及的长尾场景更多,容易快速建立起数据方面的比较优势。
而运营车对“智能驾驶”的依赖度也要比乘用车更高,意味着小鹏未来SaaS的整体渗透率很可能会高于同业水平。
并且,持续的数据积累有利于“智能驾驶”的完成度,配合网约车更直给的广告效果,大概率将给小鹏整体SaaS业务贡献更大的收入规模,这将成为小鹏未来实现商业正循环的核心驱动力。
05—正在凝聚的逻辑共识
一旦市场对小鹏形成上述中长期维度的预期和共识,那么,小鹏的局面也就彻底发生扭转,市场对小鹏“军令状”的既定目标也就有了更大的包容度。
事实上,尽管小鹏向市场展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发展逻辑/路径,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诸多难点。首要的就是目标节奏大概率会被拖慢。
小鹏明后两年的产销目标分别为36万辆和54万辆,考虑到MONA会在明年下半年上市,意味着小鹏品牌自身也需要在明后两年分别交付大概30万辆和40万辆。
预计采取“低毛利”策略的小鹏能够在2023Q4取得月销两万辆的成绩,但代价可能是不得不推迟财务上毛利率转正的目标时间。
所以,在销量目标和财务目标之间,小鹏需要进行适度地调整和平衡,进而这会推迟整体盈亏平衡的时点。
其次就是未来来自特斯拉的竞争压力,特斯拉改款model 3将于近期上市,而改款model Y也可能将于明年上半年上市,FSD中国运营团队也正在推进中,而特斯拉的A级车型可能会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出现在中国市场,这也会打乱小鹏的整体节奏。
但是,只要小鹏坚持“低毛利+规模化”的产品策略和市场战略,再配合上述的发展逻辑/路径,其基本不会再陷入到过去一年的类似困境中。
而只要在其发展路径上不存在逻辑死结,小鹏也就不会再次离开牌桌。
06—小鹏背后有高人
不难发现,一度在自媒体圈“名义性破产”的小鹏,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自己从深渊中拽上牌桌,并且让市场开始逐步相信其正在迈向正循环。
这大概率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典商业案例。
通过产品策略、资源互补、战略整合、业务协同等一系列动作,小鹏似乎从一名现代“理工男”锐变成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这一战略思想上的转变、纵横捭阖的手段、以及起死回生的能力不得不让市场惊叹。
客观来说,过去的大众、小鹏、滴滴算是新能源车行业的三个失意者,但通过这一次的“攒局”,居然实现了三方共赢。
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小鹏,无论是和大众的合作,还是跟滴滴的连横,基本可以认为是小鹏在“空手套白狼”,因为在双方合作关系中,小鹏所承担的义务明显小于其获得的收益。
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小鹏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智能科技”的相对优势,如果没有这一差异化的核心资产,哪怕是张仪在世也无济于事。
更关键的是,小鹏长期以来模糊不定的发展逻辑问题得到了明确,依循这一发展路径,市场正在凝聚共识。
原文标题 : 从认识到共识,小鹏的方法论
标签:
推荐文章
- 华声制药网简介
- 人机对话技术升级 之江实验室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X 关闭
资讯
- 从认识到共识,小鹏的方法论
- 请收藏!2023年光模块龙头股全名单出炉了(8月30日)
- 《海豚湾恋人》童星杀人被判17年后潜逃,正面通缉照曝光
- 2023宁波社保卡出行礼包使用须知一览
- 台风“苏拉”对杭州的影响有变化!开学季杭州的天气……
- 自制少女心手账本视频(自制可爱手账本少女心)
- 宾利汽车在2023成都车展展示重点:雅度版车型
- 8月30日 9:45分 艾迪精密(603638)股价快速拉升
- 港股公告掘金 | 理想MEGA将于今年12月正式发布 稳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 东莞“工改M1”政策正式印发!明确产权如何分割转让
- 五谷磨房(01837)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8317万元,同比增长58.9%
- 金牌厨柜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28%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