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油菜收获季 全国6400万亩冬闲田扩种情况如何?-天天热推荐
进入6月,长江中下游的油菜收获也渐渐到了尾声,全国超过1亿亩油菜即将收获完毕,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变成菜籽油登上人们的餐桌。
油菜是我国国产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的50%左右,也是消费市场上的第二大油料作物,仅次于大豆。在大豆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油菜的扩产,成为提升油料自给率、摆脱油料卡脖子的关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据统计,我国长江流域约有1亿亩冬闲田,其中可种植油菜的达到6400万亩。如今,一年过去了,冬闲田油菜种植情况如何?近两个月中,记者采访了江苏、湖北、江西等地多个油菜种植户,了解油菜扩种情况,及冬油菜扩产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适应性强,油菜不与粮争地
(相关资料图)
5月底的时候,缪小雄的5000多亩油菜已经完全收获,黑褐色的油菜籽放在厂房里晾晒,今年的雨有点多,收获的时候菜籽水分有点大,为方便通风散热,尽快干燥,菜籽堆的表层整理出细密的浅沟,增加菜籽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如同一层层黑褐色的波浪。
缪小雄是湖北黄冈的一位种植大户,常年种植4000多亩的油菜,2022年冬天,响应国家号召,他增加了1000多亩冬闲田种植油菜。
5000多亩地,收获了70多万斤菜籽,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产量不算高,缪小雄告诉记者,他的5000多亩油菜,有4000亩左右是在滩头地林下种植,油菜适应性很强,许多不能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地方,都可以种油菜。像他在滩头地林下种植的油菜,虽然产量无法和大田相比,但长势也不错,每亩可以收100多斤菜籽。而利用冬闲田大田种植的油菜,亩产可以达到330斤左右,这还是去年秋冬连旱、冬天又遭遇冻害之后的产量,在正常年份,他的油菜亩产可以达到370斤以上。如今,收获后的农田里,缪小雄正忙着种植棉花、大豆等,水稻稍晚几天,但也已经开始准备。
油菜是广适性作物,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菜产业专家团成员钱加荣介绍,我国油菜主要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片区,冬油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北关中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最大油菜产区,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春油菜多为春播或夏播,种植区域集中在蒙新内陆、青藏高原及东北平原地区,其中,蒙新内陆地区春油菜种植面积最大,总面积接近400万亩。
同样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花生等作物的生长时间,和玉米、水稻等重叠,这意味着,扩大大豆、花生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则可能出现与粮争地的现象。“油菜种植的一大好处,是不与粮争地。”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新发说,“不论是南方冬季的冬闲田,还是盐碱地这样的边际土地,本身都是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而适应性、耐逆性更强的油菜,则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既不影响粮食生产,也可以扩大油料作物的生产。”
扩产之路,从长江流域到云贵高原
湖北是传统的油菜生产大省,2022年,湖北全省油菜收获面积为1720万亩左右,2022年秋冬播种的油菜,则接近1900万亩,比上年增长近200万亩。公开数据显示,同样是油菜种植大省的四川,2022年秋冬播种的油菜面积达到2250万亩,比上一年扩大了180万亩左右,湖南2022年秋冬播种油菜2263万亩,同样扩种180万亩左右。江西扩种100万亩,安徽扩种110万亩,贵州油菜扩种80万亩,广西扩种10万亩……
在众多扩种的油菜面积中,冬闲田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华北以南的地区,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在北方地区,冬小麦是主要的冬季作物。而在南方稻区,大量的农田在冬季闲置,这也是冬闲田的来历。调查显示,我国南方冬闲田超过1亿亩,而其中可种植冬油菜的面积,达到6400万亩。
在冬闲田上种植油菜,衔接好农作物的茬口是关键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上茬成熟时,恰好是下茬播种的季节,直接影响着冬闲田的利用水平。
在江西万安县,种植大户刘光远今年也在200多亩冬闲田上种植了早熟油菜。过去很多年中,刘光远主要种植双季稻,早稻在4月中旬左右插秧,这必然要求冬油菜必须在4月中旬左右成熟收获,为早稻种植留出时间。
早熟晚播,成为冬闲田种植关键
晚稻收获期越来越晚,也是冬闲田种植油菜的关键难题之一。王新发告诉记者,近年来,水稻产量和品质越来越高,同时收获期也变得越来越晚。在江西、湖北等地,晚稻的收获期可以延迟到11月。
冬油菜需要在地里生长多长时间?以当前普遍种植的高产双低油菜为例,钱加荣介绍,冬油菜生长周期约为200天,种植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时间为次年的4月至5月。
这意味着,在种单季稻的区域,普通品种的油菜可以在冬闲田种植,顺利实现稻-油轮作,但在双季稻区域种植冬油菜,就需要生育期更短的品种,以适应双季稻区域晚播早收的时间需求,才有可能实现稻-稻-油轮作的三季生产。
2022年10月31日,位于江西万安县的刘光远,在自家的稻田中种植了200亩油菜,其中4亩种植了新的早熟品种“中油早1号”,该品种来自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正是王新发团队育成的。刘光远告诉记者,当地一直有种植冬油菜的传统,但前些年,由于劳动力减少、茬口难以配合等原因,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
一种新的早熟品种,是否可以改变当地冬油菜种植的现状?2023年4月16日,刘光远的四亩示范田中,中油早1号已经基本成熟,可以收割了。当天,王新发从湖南赶到江西,在刘光远的田里进行测产,测产结果显示,产量达到175.7公斤。
“生育期169天,产量达到350斤以上,这个收获还算不错。”王新发告诉记者,同一个品种,他们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10多个示范点进行示范,在广西柳州进行实收测产,亩产165.9公斤,远超当地的传统品种,但生育期只有156天。
油菜扩产,机械化率也是难题之一
油菜适应性强,不与粮争地,有更广阔的扩产空间。但即便如此,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品种、技术问题等,其中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尤为迫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1.92%,其中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38.81%,收获机械化率接近50.97%;而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29%、90.00%和85.59%。
“总体来看,我国油菜机械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主要粮食作物,造成人工作业成本较高。当前,油菜籽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比例近60%。所以,迫切需要加大耕种收机械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大力选育适宜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促进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钱加荣说。
分段式收割利用了油菜收割后仍会继续后熟原理,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凤洪介绍,由于油菜的角果皮,是成熟期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在秸秆砍断后,仍会有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成熟度。在传统生产中,农民将油菜人工割倒,放在地里,3-5天后再人工脱粒。分段式收割可以进一步提早油菜收获的时间,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机收损耗率。
油菜籽非常细小,且同一株油菜上,菜籽成熟期并不一致,所以机收损耗率一直较高,有些达到30%左右,这也是油菜生产中机械化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当前,分段式收割技术在江西、湖北等地广泛推广,刘光远的200亩油菜,就采用了分段收割的方式,而在湖北全省,分段式收割已经被普遍采用。
高油高产,未来油菜的需求
我国有漫长的油菜种植历史,在我国南方、西北等油菜种植区,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油菜产量、含油量不断提升,油菜的品质、压榨方法等也同样在提升。
王新发介绍,数十年中,我国油菜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种植的还是本土的白菜型油菜,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普遍种植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再后来出现了双低高产的油菜,目前,高产油菜可以达到600斤甚至700斤,而普遍的大田生产中,超过300斤已经很常见,出油率最高的则接近50%。公开报道显示,我国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系,其含油量接近65%,曾经刷新了世界纪录。
然而,在大田生产中,我国油菜普遍产量和含油量,仍未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钱加荣介绍,近20年来,我国油菜籽单产水平几乎未有明显变化,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油菜平均亩产从2012年的124.3公斤到2021年的140.3 公斤,近十年增幅仅12.9%,含油量仅从43.96%提高到45%左右,与菜籽主要出口国加拿大相比,平均单产低15%左右,含油量低3%-4%,且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程度低,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出油率方面,当前我国油菜籽出油率普遍在35%-40%,而在加拿大,菜籽平均出油率为43%-45%。而加拿大,恰恰是我国油菜籽进口的主要国家之一。
“科技支撑,是油菜扩产的重要基础。”钱加荣说,“当前及未来,仍需要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提升油料单产和品质,着力提高油菜产业科技支撑水平。”
当前,科技攻关的进度正在不断加快。就在2023年4月,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寨乡,一处150亩的稻油轮作区连片种植示范田中,一种采用品种和技术“双密”的高产高油技术模式下种植的油菜,在现场测产中,理论亩产达到了361.2公斤,亩产油量达182.0公斤。
效益预期,稳定是扩种的基础
高产、高含油量、高机械化水平……油菜扩产之路上,还有许多待破解的难题。而对种植者来说,高效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难点之一。
在江西,一位农业部门的干部介绍,当地是传统的油菜种植区,但在前些年,油菜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效益低、不划算。“冬季多种一季油菜,要增加不少人力和资金的投入,还要承担有可能影响早稻的风险,如果不赚钱,农民的种植意愿就会降低。”
在湖北,一位油菜种植户告诉记者,2022年他扩种了上千亩油菜,但由于是初次接触油菜种植,又遭遇了秋冬连旱、冬季冻害等,油菜长势受到影响,产量未达到预期,“收益很少,很难抵偿前期的投入。”
当前,油菜籽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波动相对较大,缪小雄告诉记者,去年他卖油菜籽,价格在3.4元每斤左右,今年收购价较低,目前只有3元左右,“对粮油产品来说,几毛钱的波动已经非常大了。”
油菜籽多少钱,才能保证种植者的收益和积极性?一位种植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当前的生产投入来说,亩产300斤,价格在2.8元到3元之间,可以保障种植者有收益,“冬油菜是冬季作物,管理投入相对较少,在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2.8元到3元可以保障盈亏平衡,还有些盈利。”
由于价格完全依靠市场,种植户对种植收益的预期就格外重视,“如果能够有稳定的预期,即便盈利很少,甚至不盈利,只要可以保本,农民还是愿意种的,但如果价格波动过大,出现亏损,就很容易影响种植积极性。”王新发说。
怎样才能保障农民的收益?王新发认为,应该在价格保障、保险保障、产业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保障,至少保障农民不亏钱。同时提高金融保险的保障能力,让农民具有更强的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油菜多方面的用途和价值,比如菜油两用、观赏旅游等,提高油菜的附加值,让种植者获得更多的收入。”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推荐文章
- 华声制药网简介
- 人机对话技术升级 之江实验室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X 关闭
资讯
- 又到油菜收获季 全国6400万亩冬闲田扩种情况如何?-天天热推荐
- [担保]华纺股份(600448):华纺股份:关于与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互提供担保
- 港交所将于6月19日推出“双柜台模式” 鼓励参与者6月17日测试-环球速看料
- 天天速看:这么牛×的Excel小技巧,不收藏太可惜了!
- 热推荐:全省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专题培训海西大讲堂开班
- 新资讯:中国经济时报: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
- 维生素D虽好,但切勿过量,否则易给身体带来5大危害!
- 松下与特斯拉将提升内华达超级工厂电池产量
- 全球速递!设立“观察点”!一场特别的活动在汽配市场举行……
- 6月6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 环球微头条丨6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71个基点
- 万润股份:公司目前在半导体制造材料领域已有相关产品供应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