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长晶科技去年净利降48%净现比降 数媒体关注9亿商誉
编者按:近日,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晶科技”)披露了第二版招股书。长晶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162,634.35万元,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是艾思超、张东。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长晶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06.48万元、133,876.94万元、190,243.70万元、140,029.6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4,661.38万元、76,278.91万元、135,483.23万元、106,527.71万元,收现比分别为0.42、0.57、0.71、0.76。
以上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4.50万元、24,156.34万元、10,685.2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3.24万元、24,447.19万元、10,501.2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95.36万元、12,924.51万元、10,051.58万元、1,336.19万元,净现比分别为0.61、1.95、0.42、0.13。
(资料图)
2022年,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88,253.45万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为12,927.37万元,同比下降46.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05.24万元,同比下降48.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23.80万元,同比下降49.23%。
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3,100.00万元至47,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6%至14.42%;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4.53%至20.50%;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64%至29.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0.00万元-2,7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37%至34.91%。
2020年、2021年,长晶科技3度决议分红,合计金额达2亿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46%、23.59%、26.41%和27.38%,行业平均值分别为23.51%、26.43%、33.30%、30.44%。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据推算,长晶科技三次并购成本共计15.64亿元,要知道,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长晶科技共进行了5轮增资,获得的增资总额合计9.18亿元,加上原始出资额3亿元共计12.18亿元,远不足以支撑其超过15亿元的收购款。如此来看,成立仅4年多,且主要业务也由收购而来的长晶科技,用于并购的资金来源是令人好奇的。
据每日经济新闻,长晶科技商誉高企存隐忧。由于连续并购,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主要系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18年12月收购了深圳长晶100%股权及新申弘达100%股权,于2022年1-3月合计收购了新顺微67.11%直接或间接股权并于2022年3月底实现了对新顺微的控制。
界面新闻指出,长晶科技高额商誉雷已经埋下。未来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长晶科技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据北京商报,频繁并购推高了长晶科技商誉。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A股商誉侵蚀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IPO企业账上商誉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投融资专家许小恒亦指出,频繁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在招股书中,长晶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拟创业板募16.26亿元
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股权比例分散,上海江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江昊”)直接持股比例为7.11%,并担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江澄、上海傅誉的唯一执行事务合伙人。根据上海江澄、上海傅誉的合伙协议约定,上海江昊有权且无需取得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行使上海江澄、上海傅誉作为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利。上海江昊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表决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长晶科技实际控制人杨国江通过上海江澄、上海江昊和上海傅誉合计间接持有公司16.61%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股份。2021年12月至今,杨国江任长晶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长晶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7,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00%;拟募集资金162,634.35万元,用于“年产80亿颗新型元器件项目”、“年产60万片6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扩产项目”、“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IC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及IGBT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营收降1%归母净利降48%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长晶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06.48万元、133,876.94万元、190,243.70万元、140,029.6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4,661.38万元、76,278.91万元、135,483.23万元、106,527.71万元,收现比分别为0.42、0.57、0.71、0.76。
以上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4.50万元、24,156.34万元、10,685.2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3.24万元、24,447.19万元、10,501.2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95.36万元、12,924.51万元、10,051.58万元、1,336.19万元,净现比分别为0.61、1.95、0.42、0.13。
2022年,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88,253.45万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为12,927.37万元,同比下降46.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05.24万元,同比下降48.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23.80万元,同比下降49.23%。
据长晶科技招股书,2022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均出现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2年,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产生股份支付金额5,108.53万元(其中,计入经常性损益2,934.36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174.17万元),2021年的股份支付金额仅为971.58万元;(2)2022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降,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3)公司于2022年3月收购了新顺微,并自2022年4月开始合并新顺微损益,但公司在2022年并未因收购新顺微而增厚净利润。新顺微在2022年虽然为公司带来净利润的增量,但在合并报表层面,因收购新顺微还发生三项对净利润的抵减事项,包括:公司新增74,470.00万元并购贷款导致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增加、因合并确认的可辨认无形资产摊销额增加、以及在合并报表层面抵消了内部未实现损益,其中后两个事项属于会计处理带来的净利润抵减事宜,并不导致公司现金流的减少。若剔除收购新顺微带来的影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5,000.89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4,060.20万元,高于不剔除时的公司归母净利润12,705.24万元。
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3,100.00万元至47,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6%至14.42%;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4.53%至20.50%;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64%至29.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0.00万元-2,7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37%至34.91%。
报告期分红2亿
2020年、2021年,长晶科技3度决议分红,合计金额达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股利分配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2020年1月16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2019年度利润进行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6,000.00万元。
2021年1月5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2020年度利润进行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6,000.00万元。
2021年7月28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8,000.00万元。
存货逐年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563.98万元、22,385.18万元、43,330.13万元和71,287.82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59%、17.96%、16.89%和19.64%。
为了能够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公司按照安全库存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备货。未来,如果公司存货规模控制不当,导致存货规模过大,货物滞销或减值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也将受到影响。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61次、5.25次、4.26次和2.37次,同行平均值分别为4.87次、5.25次、5.45次、3.08次。
证券市场红周刊:并购资金来源成谜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招股书披露,在长晶科技成立的次月,其就将目光瞄准了长电科技旗下的分立器件销售业务以及分立器件自销业务,为了本部分立器件自销业务及团队,长电科技于2018年11月新设子公司新申弘达,并将新申弘达100%股权转让给长晶科技。同时,长电科技又将从事分立器件销售业务的子公司深圳长晶80.67%股权转让给了长晶科技,剩余的19.33%股权则由杨国江、范荣定、杨澄平等9人持有,而长晶科技又同步从上述自然人手中拿下了深圳长晶19.33%股权,此次并购成本为3亿元。
在完成前述收购后,长晶科技又于2020年10月收购了二极管封测服务及集中委托成品采购供应商海德半导体100%股权,交易对价3643.78万元;随后长晶科技又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对新顺微控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为12.2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顺微原为长电科技的自有晶圆制造厂,2018年底自长电科技剥离后独立运营。由此可见,长晶科技成立4年所收购的4家公司中,有两家公司为长电科技的子公司,1家为长电科技合资企业。
据推算,以上三次并购成本共计15.64亿元,要知道,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长晶科技共进行了5轮增资,获得的增资总额合计9.18亿元,加上原始出资额3亿元共计12.18亿元,远不足以支撑其超过15亿元的收购款。如此来看,成立仅4年多,且主要业务也由收购而来的长晶科技,用于并购的资金来源是令人好奇的。
据悉,长晶科技最初由上海半导体与南京瑞联共同出资设立。需要指出的是,长晶科技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虽然高达3亿元(上海半导体出资1.8亿元、南京瑞联出资1.2亿元),但彼时并未缴足。直至2019年5月,长晶科技进行首次股权转让时,上海半导体才将其持有的公司7740万元出资额(实缴0万元)以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江澄;南京瑞联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160万元出资额(实缴3260万元)以326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江澄。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2019年4月各股东才完成首次出资(实收资本3亿元)。根据问询回复,截至2018年12月,长晶科技就收购长电科技分立器件自销业务资产组已经支付股权款2.35亿元,占合并价款的78.4%。要知道,彼时公司才刚成立,出资额还未缴齐,但收购款却已经支付了,对于这部分并购资金来源,显然是需要招股书补充披露的。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并购使得公司营收、资产规模得到提升的同时,商誉减值风险也在快速积聚中。由于连续并购,2019年至2022年1~9月,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分别高达2.05亿元、2.05亿元、2.05亿元、9.45亿元。其中收购深圳长晶及新申弘达100%股权确认商誉2.05亿元;收购海德半导体100%股权确认商誉64.54万元;收购新顺微股权确认商誉7.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IPO企业商誉高企问题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一旦所收购资产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则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很容易导致企业在上市后快速出现业绩“变脸”情况。因此,对于长晶科技商誉减值问题,投资人需警惕。
每日经济新闻:商誉高企存隐忧
据每日经济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连续并购,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主要系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18年12月收购了深圳长晶100%股权及新申弘达100%股权,于2022年1-3月合计收购了新顺微67.11%直接或间接股权并于2022年3月底实现了对新顺微的控制。
长晶科技表示,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
分立器件方面,长晶科技二极管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准;三极管工艺技术成熟、质量可靠;MOSFET相关性能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公司积极布局IGBT、第三代半导体产品领域,现已具备650V、1200V等IGBT产品,以及部分第三代半导体(SiC肖特基二极管)的供应能力。
不过,长晶科技并未具体说明二极管、三极管、MOSFET相关业务占比。其曾表示,公司在保持二极管、三极管等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还自主研究开发了MOSFET、IGBT、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对包括第三代半导体在内的新兴技术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芯谋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二极管规模为55.71亿美元;预计2022年、2023年规模为55.73亿美元、45.89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为53.51亿美元。也就是说,等到2026年,市场规模或许还恢复不到2021年的水平。
三极管市场同样在萎缩。2021年三极管市场规模为10.25亿美元,预计2022年、2023年分别为9.32亿美元和7.38亿美元。对于长晶科技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具体业务占比,长晶科技未在回复中说明。
界面新闻:高额商誉雷已经埋下
据界面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连续并购,报告期(2019年至2022年),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分别高达2.05亿元、2.05亿元、2.05亿元和9.46亿元。
其中收购深圳长晶及新申弘达100%股权确认商誉2.05亿元;收购海德半导体100%股权确认商誉64.54万元;收购新顺微股权确认商誉7.41亿元。
图片来源:长晶科技招股书
截至目前,经过减值测试,报告期各期末深圳长晶及本部分立器件自销业务相关资产组、海德半导体资产组以及新顺微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均高于其账面价值,商誉不存在减值迹象,因此未计提减值。
但未来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长晶科技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北京商报:头顶9.46亿商誉
据北京商报,频繁并购推高了长晶科技商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长晶科技商誉值高企。
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72亿元、13.39亿元、19.02亿元、4.1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4亿元、6643.24万元、2.44亿元、4532.43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555.31万元、1.31亿元、2.23亿元、4148.06万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A股商誉侵蚀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IPO企业账上商誉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投融资专家许小恒亦指出,频繁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
在招股书中,长晶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标签:
推荐文章
- 人机对话技术升级 之江实验室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 “颜值担当”里的中国,映照“万物和谐”新气象
X 关闭
资讯
- 每日热点:长晶科技去年净利降48%净现比降 数媒体关注9亿商誉
- 现在送礼送多少钱的东西最好(现在送礼送什么)
- 今日热门!于和伟现身千商大会!贵台3款大众酱香新品发布,以“双核驱动”汇聚磅礴动能
- 芦荟胶囊的功效与作用_芦荟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 看点:新技术推动能源领域不断变革 光伏发电成本将持续下降
- 淄博省考笔试:公考成功案例分享,了解别人是如何备考、应考、获得高分的?_快播报
- 全球百事通!江苏省泊位岸电覆盖率超八成
- 每日热点:墓碑文字用魏碑体好吗_墓碑文
- 星火成炬 | 是劳动者,也是“生活艺术家”-每日热文
- 天天速讯:有兄弟在外蒙经商多年,谈谈他告诉我的外蒙情况
- 7594.03万人次!一季度湖南旅游“开门红”
- 云南省红河州2023-04-12 10:46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每日热文
X 关闭